加载中...
您的位置:首页 >股票频道 > 正文

是谁深夜“牵”走了明代石羊?

2014-01-24 13:49:18 来源:

  是谁深夜“牵”走了明代石羊?大伯看见的两辆面包车成破案关键本报记者 王志浩 通讯员 江湛湛

  2013年12月23日零时许,玉环县楚门镇东西村的陈大伯被一阵“突突突”的汽车发动机声惊醒。“谁半夜三更还这么吵呀!”陈大伯借着月色向窗外望去,只见几个人影钻进对面山脚下的两辆面包车里,车子随即开走。

  陈大伯不知道,正是那个时候,位于东西村的明代吏部郎中陈参墓,墓前一对有着400年历史的石羊被盗走了。

  经过3个星期的缜密侦查,玉环警方破获了这起文物盗窃案,5名文物大盗和2名收赃嫌疑人被抓获归案。1月19日,被盗近1个月的明代石羊回到玉环楚门。

  石羊不翼而飞

  2013年12月23日清晨,晨练的村民发现那对明代石羊不见了。陈大伯联想到半夜里的那两辆可疑面包车,赶紧把这一情况告诉前来勘查现场的民警。

  被盗的这对石羊高75厘米、身长90厘米,接近于真羊大小,每尊重400多斤,是明代万历辛卯年之物,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。石羊各用一块整石雕成,造型朴拙有力,线条粗犷,刻工精美,显示了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。石羊虽然年深日久置于户外,但至今仍完整无缺,是县级文保文物。

  楚门派出所立即成立专案组,联合玉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盗抢特战队,对案件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。

  锁定嫌疑车辆

  由于陈参墓在玉环楚门一带颇具名气,周边村民听闻石羊被盗后纷纷赶来看热闹,且上山的小路均为砂石路,现场很难提取到有效足迹及痕迹。最重要的线索,就是陈大伯看见的那两辆面包车了。

  民警查看了路面监控后发现,狡猾的嫌疑人一出村口就更换了汽车牌照。看来,这个团伙不仅盗窃技术“高超”,而且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。

  侦查人员兵分两路,一路继续查看周边县市进入玉环的道路监控,另一路围绕案发地周边展开辐射式走访排查。

  2013年12月24日中午,一条线索令办案民警精神为之一振。路桥某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反映:12月22日凌晨,有一辆面包车送到厂里来维修,当时开过来的一共有两辆面包车,都没有牌照,车上坐了六七个人。修理厂老板回忆,车上的人谈话时,流露出他们将前往温州的信息。这几个人管其中一人叫“飞龙”,而这个“飞龙”则是一口温州腔。12月23日晚10时,他们从修理厂取走了修好的车辆。而石羊盗窃案,正是发生在2个小时之后!

  两地同时抓捕

  民警根据得到的信息分析,涉及此案的面包车走的是楚门、路桥、温州这样一条路线。“飞龙”是温州人,而温州瑞安一带的地下文物交易市场较为活跃。种种迹象表明,被盗石羊很可能已经被销往温州。2013年12月27日深夜,专案组民警赶往温州。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悄地撒开了。

  2014年元旦刚过,正在温州侦查的办案民警获悉,瑞安一古玩店老板买了一对明代石羊,并将其转赠给当地一家私人博物馆。经确认,这对石羊正是楚门被盗文物。

  根据这条线索,办案民警顺藤摸瓜。盗窃团伙的基本情况越来越明晰:此团伙共8人,分工明确,一组人专门负责选点、盗窃,大本营在台州路桥;另一组负责寻找买家出手,大本营在温州。

  1月16日,收网时机已趋成熟。为了不打草蛇惊,两地抓捕必须同时进行。专案组民警兵分两路,一组去温州跟踪销赃的“飞龙”等人,另一组去路桥跟踪盗窃的龙大(化名)等人。1月17日,两组抓捕人马一举将5名团伙成员抓获,并追回了被盗的明代石羊。在逃的3名团伙成员,警方也在追捕中。

  处心积虑盗宝

  龙大,30岁,湖南凤凰人,16岁开始就在台州打工。他认识温州人“飞龙”之后,两人沆瀣一气,干起了偷盗文物的勾当。

  2013年12月初,龙大通过多方打听,得知楚门镇东西村有个明代的古墓,墓前有造型精美的石羊,便密谋盗取。身在温州的“龙飞”也赶来“助阵”。

  考虑到石羊重达到400多斤,要把两尊这么重的石像从半山腰搬到山脚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为此,龙大找来了自己的弟弟和表弟,还找了几个老乡,一起当帮手。

  2013年12月21日晚,他们分乘两辆面包车从路桥开往玉环楚门。当开到楚门附近时,其中一辆面包车的水箱漏水了。无奈之下,他们只好把车子送往修理厂。但这次意外并没有影响他们的计划,第二天,从修理厂取回车后,他们就按计划来到事先踏看好的东西村的陈参墓前。龙大用撬棍把石羊底座撬松,然后用绳子绑上竹竿,让团伙成员抬下山,搬进面包车,消失在茫茫夜色中。

  12月23日,在“飞龙”和许某的牵线下,石羊以4.5万元的价格被转卖到温州瑞安开古玩店的吴某手中。

  目前,落网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,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。

关键词: 是谁 深夜 走了

最近更新